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十章

探墓筆記 by 我是妳姥姥

2018-5-26 06:02

第九章:鐵魚廟
  經過10個多小時的顛簸,我們抵達臨淄。我們到得時候天已經黑了,只能在城裏住上壹晚。
  次日天明,我們吃過早飯,立即出發。三叔上車就睡著了,他這次是有備而來,像陵寢的位置,行走的路線,出發前他就已經確定好了,把地圖交給司機告訴他怎麽開就行了。別看三叔平時吊兒郎當的,但做起事來還是蠻認真的。
  三叔找的這三個幫手都很有特點,壹個是大腦殼,能有皮鼓那麽大壹個腦袋,比正常人的頭能大出五六倍,真擔心他的脖子禁不住,哢吧壹下斷了……另外壹個是個細高挑兒,整個壹個竹竿子成精,這倆兒人真是絕配。他倆兒都三十歲上下,跟三叔的年紀差不多。前面開車的黃毛年紀就小了點,不過似乎也比我大,他們都很健談,真不愧是三叔找的人。
  我看了壹眼18號,她依著靠背已經熟睡。不過她這壹身古代人的打扮,卻看的那三人壹頭霧水,黃毛問了我好幾次,他問我平時都往哪個劇組拉演員,能不能竄個角色,沒臺詞也行…… 他說打小就有個明星夢,只是家裏的條件不允許,否則早去考電影學院了。我跟他說千萬別氣餒,夢想壹定要有地,無論成功與否至少妳努力了,做了自己想做喜歡的事情,這就足夠了。聽說《探墓筆記》要開機了!我看好妳喔!年輕人!加油!就看妳平地壹聲雷,爆平娛樂圈兒!
  黃毛聽了我這壹番話,就跟電打似的,興奮的壹腳油門兒,好懸沒懟上前面的卡車……
  雖然壹路漫長,但我們卻歡聲笑語,那未知的地下世界,將我們這幾個素昧平生的人牽連在壹起。
  看著車窗外林立的高樓越來越稀,人煙越來越少,道路越來越窄,山路越來越多,車子越來越顛,我既興奮又緊張。
  中午左右我們就棄車了,因為前面都是陡峭崎嶇的山路,已經開不了車了,只能徒步。還好遇到了人家,小村子不大,三十多戶人家,蝸在山腳下。三叔向壹戶村民租了兩頭騾子三頭毛驢兒,這家莊戶是對兒年輕的夫妻,很樸實。農戶家別的沒有,就是牲口多,這是他們的命,全指著這些牲口種田。現在不是農忙的時候,家裏的牲口都閑著,三叔給的價錢又高,小兩口自然求之不得。鄉下人的熱情是與生俱來的,他們留我們吃了午飯。這頓飯使我想起小時候的生活,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,坐在這寬敞涼爽的土炕上吃飯別提有多舒服,雖然人和味道已經變了,但是那些甜美的回憶永遠都不會被抹去。
  “小兄弟,妳們這兒有沒有壹個叫鐵魚廟的地方?”三叔問那莊戶小哥。
  “有是有,不過已經不在了。”
  “不在了?拆了?”三叔問,
  “前些年水澇,把鐵魚廟給淹了,莊稼都毀了不少。”
  “草!我說怎麽壹直都沒看到。”三叔說。
  “妳們要去鐵魚廟?”那小哥問三叔。
  “對,離這兒還有多遠?”三叔問。
  “那要看走哪條路。”
  “怎麽?這地方還有兩條嗎?我看地圖上只有壹條路啊!”那個大腦殼說道。
  “地圖上那條是山路。”那小哥說。
  “這裏還能走水路?”三叔問。
  “山谷中有條水路,要比山路近很多。”那小哥說。
  “那水路有擺渡的人嗎?”大腦殼問。
  “有是有,不過我勸妳們還是走山路,安全壹些。”
  “難道河上還有打劫的?”大腦殼笑道。
  “那倒沒有,不過谷中的那條河不是很太平,我們從來都不走水路,寧願繞點遠兒走山路。”那小哥說。
  “那山路得走幾天了?”三叔問。
  “哎呀!妳們東西這麽多,只怕得走個三四天。”
  “那水路呢?”黃毛問。
  “水路就用不了三四天了,壹天就能到,要是順利的話半天就差不多了。”
  三叔沒有說話,壹副心不在焉的樣子。我們把車放在小哥的家裏,吃完飯,就出發了。那些騾子和毛驢兒當然不是給我們準備的,雖然我很想上去騎壹會兒,但是它們得馱著裝備和大量的物品。
  蜿蜒山路,絕壁長廊,下面就是萬丈深淵,我走在那崎嶇狹窄的峭壁路上都快嚇尿了……眼前的這條險路是在絕壁中,只能並排行走兩人,非常狹窄。而且這條絕壁險路忽高忽低,時寬時窄,凹凸不平,應該不是人工打通的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讓我們人類嘆為觀止,不禁拍案叫絕。雖然現在我們也能做到,但畢竟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,勞民傷財啊(有些扯遠了……)。
  那個莊戶小哥本來沒打算來,他倒不是不願意給我們帶路,人家的牲口都認識路,用完了自己就能識路回家。但那些騾子驢子我們根本搞不定,生人牽不走,那小哥只好陪我們走壹趟。
  “小兄弟,妳說谷中水路不太平,是怎麽回事?”三叔遞給那小哥壹支煙,後者給三叔點著,自己抽了兩口:“我沒走過那條水路,聽俺達說以前那谷裏是亂葬坑,那裏也沒有河。後來洪澇,就是鐵魚廟被淹的那年,谷裏才有了水路,日積月累那條河壹直保留至今。”
  “難道就因為是亂葬坑,所以就沒人敢走嗎?”三叔問。
  “谷裏還沒水的時候,遍地都是屍骨露天,人畜皆有,離著很遠就能聞到陣陣的屍臭。洪澇壹來,將亂葬坑沈在水底,但那屍臭依然還在,而且越來越重。前些年有幾個小末子走了那條水路,到家的第二天就全死了,就是吸了那河底散出的屍氣。”
 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